4006-01-9999
登录

社区工作者

各地
招考

您当前位置:社区工作者考试频道 > 社会工作者 > 备考资料 > 每日一练 > 2021年社工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(7.19)

2021年社工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(7.19)

2021-07-20 16:57:51 社区工作者考试 https://shehui.sydw8.com/ 文章来源:华图教育

  【导读】华图社区工作者考试频道同步华图教育发布:2021年社工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(7.19),2021年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(7.19),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!

单选

1、现代化的观测手段,比如射电望远镜,可以帮助人们看到距离地球百亿光年以上的遥远天体,大大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。这表明:

A.连接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实践工具可以帮助人们突破认识规律

B.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了手段和条件

C.科学技术是认识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动力

D.科学技术的水平和特征可以成为区分社会性质的根本标准

【答案】B

【解析】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。实践决定认识,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,表现在: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。一方面,实践的发展不断揭示客观世界的越来越多的特性,为解决认识上的新课题积累越来越丰富的经验材料;另一方面,实践又提供日益完备的物质手段,不断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。射电望远镜就是物质手段,它可以帮助人们突破感官的极限,促进认识发展,B项当选。A项,射电望远镜可以帮助人们突破感官的极限,但不能突破规律。规律是客观的,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。A项错误,排除。C项,认识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动力是实践。C项错误,排除。D项,区分社会性质的根本标准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性质。D项错误,排除。因此,选择B选项。

2、国际经验表明,人均GDP从3000美元向10000美元提升的时期是社会结构平衡难度加大的阶段。这就要求在该阶段尤其要注重:

A.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

B.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矛盾

C.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

D.变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环节

【答案】D

【解析】本题考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。题干说社会结构平衡难度加大,因此必须更加重视制度、体制方面的改革,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。即在该阶段要注重变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环节。因此,选择D选项。

3、我国围绕当前民生领域最集中的问题,提出“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”的目标,并实施一系列针对性强、具体务实的民生建设举措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:

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推动者

社会的发展应该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

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

D.上层建筑应该领先于经济基础的发展

【答案】C

【解析】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。当前民生领域最集中的问题属于社会存在,提出的相关目标属于社会意识。因此,根据当前民生领域最集中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,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。因此,选择C选项。

4、崇尚“和谐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,这观念发端于我国古老的典籍《易经》。《易经》认为,阴阳和谐是宇宙运动变化的基础,阴阳变易,整体和谐,化生万物。这种朴素的阴阳和谐观符合:

A.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,树立全局观念

B.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不可分割的

C.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发展

D.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客观性和复杂性

【答案】C

【解析】本题考查矛盾基本属性。“阴阳”属于矛盾双方,《易经》认为阴阳和谐是宇宙运动变化的基础,阴阳变易,整体和谐,化生万物,强调的是矛盾对立统一推动事物的发展。ABD项说法正确,但与题意不符。因此,选择C选项。

5、行为学有这样一个公式:重要+重要+重要……+重要=0。下列古语中与这个公式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:

无所不备,则无所不寡

B.千里之堤,溃于蚁穴

C.不谋全局者,不足以谋一域

D.因地制宜,因材施教

【答案】A

【解析】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。“无所不备,则无所不寡”出自《孙子兵法》,意思是所有的地方都防备,则所有的地方都兵力不足。其意义在于告诫指挥员在军事设防上要注意集中兵力,突出重点。这就告诉我们不能把什么都当作重点,不然最后什么重点都没抓住,强调的就是看问题、办事情,既要全面,统筹兼顾,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。因此,选择A选项。

6、关于真理和谬误,下列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说法是:

A.真理和谬误都属于认识的范畴

B.真理是发展过程

C.真理既是绝对的,又是相对的

D.谬误不能转化为真理

【答案】D

【解析】本题考查真理和谬误。A项,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论中的一对范畴。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。谬误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。正确。B项,真理在实践中,在同谬误的斗争中发展,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。正确。C项,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真理的两重属性,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。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确定性、无条件性,真理的相对性表现为:第一,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对整个世界某些领域、某些事物和过程的一定范围的正确反映。第二,从认识深度看,任何真理都是对特定事物一定程度、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。第三,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包含、相互依存。正确。D项,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,相斗争而发展,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。错误。因此,选择D选项。

7、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”凸显出了习 近 平主席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的治国理政核心理念。从国计到民生,从宏观到微观,人民对“获得感”的理解与期待,有的是切身利益有保障,有的是公平正义能实现,有的是环境有改善,有的是社会风气更净化……但一言以蔽之,都是“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”。上述材料说明:

A.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没有正误之分

B.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鲜明阶级性

C.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

D.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相对稳定性

【答案】C

【解析】本题考查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。本题中,人民对“获得感”的理解与期待,有的是切身利益有保障,有的是公平正义能实现,有的是环境有改善,有的是社会风气更净化……说明每个人对“获得感”的看法不同,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。因此,选择C选项。

多选

8、唯心主义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。下列选项并不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:

A.我思故我在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

B.物质是观念的集合体 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

C.意志是世界的本质 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

D.有理则有气 物是感觉的复合

【答案】BCD

【解析】本题属于哲学概述题目。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看成是世界的本原,可以通过(我、心、感觉、感知、经验、意志)等字眼来判断;客观唯心主义把“客观”精神当成是世界的本原,可以通过(上帝、天命、理念、绝对精神)等字眼来判断。

A项,“我思故我在”和“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”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。不符合题意,故错误,排除;

B项,“物质是观念的集合体”属于主观唯心主义,“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”属于客观唯心主义。符合题意,故正确,当选;

C项,“意志是世界的本质”属于主观唯心主义,“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”属于客观唯心主义。符合题意,故正确,当选;

D项,“有理则有气”属于客观唯心主义,“物是感觉的复合”属于主观唯心主义。符合题意,故正确,当选;

因此,选择BCD选项。

9、传统医学蕴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,中医认为“气滞血瘀者,当以祛邪为主;气虚血滞者,当以扶正为先”。下列选项中,与上述材料所蕴含哲理一致的有:

A.生地茄子熟地瓜,生地菜子熟地花

B.寒暑自有常,不顾万物求

C.郁火宜发,实火宜泻,虚火宜补,阴火宜引

D.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清则无徒

【答案】AC

【解析】本题属于辩证法题目。“气滞血瘀者,当以祛邪为主;气虚血滞者,当以扶正为先”强调不同条件下,治疗的方式不同,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

A项,“生地茄子熟地瓜,生地菜子熟地花”强调不同的土地上适宜的粮食作物不同,故正确,当选;

B项,“寒暑自有常,不顾万物求”强调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,故错误,排除;

C项,“郁火宜发, 实火宜泻,虚火宜补,阴火宜引”也是在强调不同条件下治疗方式的差异,故正确,当选;

D项,“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清则无徒”是说事物过度之后,可能向反方向变化。故错误,排除;

因此,选择AC选项。

10、“知行兼重”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命题,下列选项与之有关的是:

A.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”

B.“汝果欲学诗,功夫在诗外”

C.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

D.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

【答案】ABD

【解析】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。“知行兼重”这一哲学命题反映了“知”“行”二者辩证统一的关系。“知”为“行”准备了必要的知识、技能和理论指导,“行”为“知”准备了必要的经验、实践证明和启发。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就是知行合一的体现,实践决定认识,认识指导实践,我们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。ABD三项名言均体现了这样的思想理念。C项内容强调的是自强不息的精神,与“知行兼重”不符。因此,选择ABD选项。

(编辑:华小图)

官方图书推荐

有报考疑惑?在线客服随时解惑

公告啥时候出?

报考问题解惑?报考条件?

报考岗位解惑   怎么备考?

冲刺资料领取?

立即咨询
华图社工公众号:htshegong
想考上社工的人都关注了我们!
立即关注

10万+
阅读量
50w+
粉丝
1000+
点赞数